从《小欢喜》看家庭剧父亲变迁,好爸爸模板化,只剩宠溺一条路?

时间:2023-03-10 06:40:20阅读:972
黄磊、海清师徒再度携手之作《小欢喜》备受期待和关注,但真正开播后却让人失望,家庭伦理和高考的硬核是有了,但剧中三个爸爸却千篇一律地成了理解和宠溺孩子的“好爸爸”模样,同质化太强,看得人有点腻味。
  • 小欢喜
  • 喜剧 剧情 情感
  • 黄磊 海清 陶虹 王砚辉 沙溢 咏梅 周奇 李庚希

  黄磊海清 师徒再度携手之作《小欢喜》备受期待和关注,但真正开播后却让人失望,家庭伦理和高考的硬核是有了,但剧中三个爸爸却千篇一律地成了理解和宠溺孩子的“好爸爸”模样,同质化太强,看得人有点腻味。

  《小欢喜》中黄磊饰演的方圆(黄磊 饰)是个典型的中年安稳男的形象,事业小有所成也没有大的野心,安心过起了养花遛鸟的早老年生活。

  家庭生活中,他也扮演着老好人的角色,顺着强悍妻子的意愿,在父母、儿子和媳妇间起着润滑油作用。尤其对儿子方一凡(周奇 饰)都是贯彻理解、支持和维护的作风,俨然体贴的“好爸爸”形象。

  王砚辉 饰演的季胜利(王砚辉 饰)对外是风光无限的区长,但对常年缺少陪伴以至于进入叛逆期的儿子季洋洋却无计可施。

  信奉高压和说教政策的他,两次败下阵来也自觉加入到理解和体贴孩子的行列中来,主动学赛车还制造和儿子独处的机会,虽然起点有点低,但也很快走向了“好爸爸”的行列。

  在“好爸爸”路上走得最彻底的当属沙溢 扮演的乔卫东(沙溢 饰)。和前妻因误会分开后,对女儿的爱半分不减。送礼物、带吃好吃的,还处处帮女儿打掩护,这样多金又体贴的好老爸,简直来一打都不嫌多。

  本来《小欢喜》塑造了这么一批集体好爸爸该是很讨喜的操作,但问题在于整部剧的画风却跟着有点歪了。

  不可否认,在父母、婚姻伴侣和孩子之间能寻到一种平衡并愿意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和理解问题的爸爸是大家都期待并愿意看到的,但作为一部电视剧而言,老爸们集体早早变身,难道不会有冲突不足的问题?这之外,更深次的问题是,好爸爸真的只有宠溺孩子的一种路子么?

  近年来国产家庭伦理剧中的爸爸形象经历了从缺失到没有话语权的附庸再到融入父亲角色对孩子的影响,及至如今有点一边倒的体现父亲多面玲珑理解孩子和母亲一边倒的强势、啰嗦又神经质,大有过头的意味,在《小欢喜》中尤甚,仿佛只有这一种父爱的表达方式最完美。

  仔细想想,这已经不是“爸爸”们的第一次集体变身了,因着一部电视剧中的角色定位被塑造成刻板印象,并不断被固化,这种情况由来已久。

  第一部家庭伦理剧《渴望》中父亲的角色若即若离,以刻板的沉默寡言和不见踪影为主。蓝天野饰演的王子涛因特殊历史原因没法陪伴儿子的成长,直接导致王沪生自私又怯懦的性格,王亚茹的丈夫罗冈因变故也在家庭生活中缺失。

  以此为基础,很长时间内电视剧中的爸爸们都是话很少和早出晚归一种出路。

  后来《媳妇的美好时代》父亲存在却又几乎模糊处理,更多的着力点在婆婆媳妇丈母娘之间的纠葛,父亲形象可有可无,在家庭生活中作用不大。

  再到后来的《双面胶》《金太郎的幸福生活》中“父亲”基本处于努力维持家庭平衡的“灭火者”状态,没有实质性的参与,只在于补足家庭关系的不足。

  等到最近几年这种风向越变越夸张,“好爸爸”的形象几乎定格在对妻子千依百顺,对子女无限宠溺的固定思维里,《带着爸爸去留学》、《逆流而上的你》和《少年派》里走的都是这个路子。

  由此也催生了一批好爸爸,如张嘉译、黄磊,这种定位大概是太讨喜,孙红雷和潘粤明也忍不住来蹭热度。

  尤其是在《带着爸爸去留学》中孙红雷饰演的黄成栋简直化身二十四孝好老爸,人设让人匪夷所思。

  对妻子千依百顺,甚至以端洗脚水为荣。对儿子黄小栋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感觉。

  儿子出国留学谈恋爱不放心也就罢了,吃喝拉撒全都要记挂,还在关键时刻化身反恐精英,成了“全能老爸”。

  近年来,家庭伦理剧中越来越脸谱化的“好爸爸”形象反应的其实是不同时代对家庭关系的心理诉求变化。

  从最初认可父亲作为沉默严肃的大家长般的存在到希望男性能在家庭关系中起婆媳关系的”润滑油“作用,再到如今对孩子更多理解,也从侧面反映了家庭伦理剧关注的人群重点变化。但”好爸爸“是否就只该是千依百顺的模样,值得探讨和深思。

  从传统专制型的父亲到缺位和无力的父亲,体现了对传统父权世界里父亲权威的挑战和弱化,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也是因为这些写实电视剧的呈现,现实生活中的父亲们不断反思自己表达爱的方式,并做出改变,这才催生了更多慈爱、民主父亲形象的出现。

  尤其在注重家庭教育和陪伴的今天,更多父亲开始自发自觉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能更多体谅妻子和孩子的不易,并愿意身体力行做个民主又贴心的好爸爸,这其实都是不断优化的结果,也是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

  不论是这个时代还是单个家庭和孩子其实都需要好爸爸,但问题在于现代家庭剧习惯了套路和“竭泽而渔”,一旦发现某种好爸爸形象被认可和热捧,就会跟风而上,将这种形象最大化定格,即使由此带来反感也不在意。

  以《小欢喜》和《少年派》为例,你能区分出方圆和林大为的不同?同样处在一个媳妇略强势的家庭中,都遭遇着中年事业危机,还都有个叛逆又个性十足且不爱学习的孩子,在高考的背景下这俩男人其实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如果撇开高考这个点而言,你甚至都可以说《逆流而上的你》中潘粤明饰演的杨光就是他们俩的年轻早更版。

  这类家庭剧的套路也越来越明显:安逸爸爸必然遭遇事业危机需要重新立业,高考的孩子必然逆反又回到正轨,学霸必然为家庭不幸困扰,富二代同学家里的生意必然惨淡,中年经济适用男必然有小姑娘喜欢,中年家庭妇女也会迎来“第二春”,没有想不到的剧情,只有跟不完的套路而已。

  不是说民主的爸爸不好,只是太多这样同质化的爸爸集体出现在电视剧中,让人觉得不真实,也会有一种全民被误导的倾向,仿佛好爸爸只有一种,这回不是曾小贤,而是方圆+林大为。

  爸爸还是那个爸爸,家庭生活中的一地鸡毛还在,只是电视剧中不见更多写实,多了很多梦幻罢了。文/小花粒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